您好!欢迎来到圆居地产!

珠西交通枢纽建设 中山如何错位争先

作者:发布时间:2016-11-09 次浏览


来源:南方日报


 开工两年有余的深茂铁路江门段,在今年7月正式进入轨道铺设阶段;总建筑面积达17万平方米的新江门站,将在2017年正式动工;作为广珠城轨末端的珠海,更是在去年年底率先进入了“高铁时代”……


种种迹象表明,距离中山数十公里以外的江门和珠海,轨道交通发展正在大提速。



连接粤东粤西,辐射大西南,是历史赋予珠中江城市群的共同使命。在广东省公布的“十三五”规划中,中山被确定为“珠西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”,一江之隔的江门则被确定为“珠西综合性交通枢纽”。



同为“珠西枢纽”,中山该如何将区位优势转化为枢纽优势?中山与江门,又当如何实现错位发展?





●南方日报记者 郑平 见习记者 李欣



定位▶▶区位优势得天独厚



“中山正好处于珠江口东西南北的十字路口,地理位置是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,深中通道、深茂铁路的利好也难以复制。”广东省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再齐对中山的优势了如指掌。



区位和利好,也是中山“十三五”规划确定“四个定位”的重要依据。对于中山的全新区域担当,广东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、大力支持。今年3月,省委书记胡春华在珠西五市调研时曾强调:“中山市要结合深中通道建成后的自身区位变化,提前谋划建设好向西向南的跨市连接道路,进一步完善珠江西岸交通网络体系。”



不久前,胡春华在调研中再度强调,中山市要主动适应港珠澳大桥、深中通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变化,发挥好连接珠江东西两岸和粤西地区的枢纽作用,加快谋划建设向西向南的交通大通道及连通周边的骨干网络,加快港口、铁路、高速公路、城市快速路建设,更好利用珠三角科技产业资源推动自身发展,进一步向西拓展发展空间。



“从某种意义上说,争取加快深茂铁路建设的意义不亚于深中通道的建设。”在中山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看来,深中通道、深茂铁路等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,是中山建设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根本支撑。



而根据中山交通局的规划,中山将以“珠江西岸区域性交通枢纽”的高标准,建设现代化、立体式、综合型大交通体系,全力推进深中通道、中山至阳春高速、中山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工程。诸多交通干道之中,以深茂铁路为代表的轨道交通无疑是其中的重点。



进展▶▶周边城市或已领先



2015年11月28日8时50分,一辆满载800多名旅客的高铁从珠海启程,4小时后到达广西桂林。虽然这趟列车从中山站、中山北站、小榄站等十多个站点驶过,却没有在中山境内作片刻停留。一年多来,这一现状让不少中山人备感失落。



从“末端”到“枢纽”,是轨道交通建设的终极命题。高铁的开通则意味着,原本处于轨道交通末端的珠海,已先于中山进入“高铁时代”!



与珠海率先开通高铁不同的是,另一个邻居江门则选择在高铁规划建设方面发力,力争抢占先机。2014年—2015年间,江门率先开始了轨道交通综合枢纽规划的研究。2016年,江门关于“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”的规划,被正式写入广东“十三五”规划。



不仅是规划提速,江门的规划和建设已悄然加快。2014年6月,深茂铁路江门段率先动工建设。到今年7月,深茂铁路江门段已正式进入轨道铺设阶段;位于新会区的原江门南站,则被规划为珠中江地区最大、始发线路最多、站台数量最多的铁路枢纽站。江门建设珠西轨道交通的枢纽的意图,至此一目了然。



对于邻居在轨道交通方面“大手笔”,中山经济研究院院长梁仕伦相对淡定:“在铁路方面,中山不能与江门相提并论。中山在三个城市当中,在公路交通和内河航运方面,占有相对的优势,具备一定的辐射能力。借助深中通道、深茂高铁的连通,未来中山的市内外交通将有极大的改观。”



■观点



省社科院区域宏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再齐:中山要预防“起大早赶晚集”



陈再齐表示,无论是江门的“珠江西岸综合性交通枢纽”,还是中山的“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”,都已写入广东省“十三五”规划,是全省乃至全国给这两个城市的使命。单从字面意思来看,中山的定位比江门更高。



陈再齐认为,在珠中江三个城市之中,中山的区位优势明显更优越。“这种优势是客观存在的,不会以政府的规划为转移。”在他看来,中山正好处在沟通东西南北的十字路口。通过深中通道和深茂铁路,中山成为沟通珠江东西岸的桥头堡;通过广中珠城际铁路,中山又处于沟通南北的核心区域。



相比之下,江门区位优势并不算突出,但当地的规划比较超前。从2015年起,江门就已规划了新江门站这个综合站场,并将相关规划融进了城市总体规划。



“如果不能把握机遇,中山有可能会沦为通道性城市。”陈再齐表示,中山目前的枢纽站场来看,中山北站预留空间有限,存在先天不足,难以担当枢纽站的重担。而中山站虽然有足够的空间,但周边的生活配套和公交配套跟不上,附近的物流园区建设也相对滞后,不能立即投入使用。



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邵念荣:中山陆路交通枢纽属性更强



邵念荣认为,中山位于珠三角的中心位置、珠江西岸的最东侧,而江门位于珠江西岸的中心位置,相比而言,江门比中山在珠江西岸的城市群里更为核心。中山地域面积1800平方公里,江门地域面积约10000平方公里,所以两个城市对外的交通辐射面积差异很大。



邵念荣表示,中山与江门几乎在同期完成综合交通规划,江门的大铁(国铁和城际轨道)的项目比中山要多,覆盖率高,站点位置更优。所以综合交通规划中,中山定位于珠西的桥头堡,打造综合性枢纽交通。江门是非常明确定位为珠西交通枢纽城市。其实就隐含着中山的区域局限性。中山是连接粤东粤西的重要通道,还不能等同于江门在珠西的核心交通辐射的地位。



珠海作为特区,有连接港澳的使命,国家大力推进港珠澳大桥就是基于这点。中山没有机场,不具备空运条件,空港效应也比不上珠海,水运的条件也不好,所以中山借着深中通道实现粤东粤西的交通联系,行内专家更倾向于认为中山是一个陆路的交通枢纽。


扫描关注

0760-2810788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