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是刚需该入手的时候吗?看完这篇文 章你就完全明白
作者:发布时间:2018-04-02 次浏览
近日,有购房者向地产名博杨红旭老师咨询:想在中山火炬开发区购买一套刚需房,但就当前的楼市环境,不知道该何时下手,希望杨老师给出建议。
相信不少购房者都有这样的纠结:某楼盘现在还很一般,要不要入手呢?国家开始调控了,房价可能会跌,还要买吗?现在贷款利率这么高,万一买了房就降,岂不是很亏……
杨红旭:刚需不必过于追求抄底时机
对于这位购房者的提问,杨老师做了两个方面的分析。
首先是关于中山的投 资空间,他肯定深中通道、大湾区规划对中山的长线利好,但对于房价的重大提升已略显疲态。至于火炬开发区的购房价值,他表示“深中通道的受益板块,主要是翠亨新区。火炬开发区,当前的成熟度,要强于翠亨新区,但发展前景和房产升 值性,要弱于翠亨新区。”
另一方面,杨老师表示不能奢望贷款利率未来两年会回落,总体处于利率上升通道。但利率并非影响购房成本的主要因素,如果房价能下跌15%(概率很大),则即使首套利率上浮30%也合算,届时宜使用等本金贷款方式,以便未来提前还贷。
所以,杨老师建议该位刚需购房者,在有支付能力的前提下,也不必过于追求抄底时机。如果预算偏紧张、需求不急切,可观察一年,再做决断。但是,对投 资者而言,如今则不是购入中山房产的好时机。
小编也忍不住说一句:不要老想着抄底,即使开发商自己也抓不住抄底时机。
看房两年,房价从6千/平米涨到1万/平米
买房是大事,多想想是正确的,但如果想得太久了,受伤的还是自己。
网友J先生跟小编分享了他自己的买房历程:2014年12月,J先生已在中山工作近1年,考虑在石岐区购房定居。当时石岐区的房价大约为6000元/平米,连续几个月呈上涨趋势。但J先生则持观望态度,希望房价下降后再入手。2015、2016年虽然有几个月份房价稍有回落,大概很多消费者的心理都这样吧,看到降价,希望它继续降。然后就完美错过时机。
后来的结果你们也能猜到,错过了几波降价后,房价再也没回头的一路“高歌”。终于在2017年2月,J先生在万般纠结中以10000元/平米的价格购入了石岐区一套二手房,直至购房前一天,他还在纠结当时是不是购房的时机,万一购入之后就跌价了呢?[翻白眼.jpeg]
小编当时不客气地问了J先生:其实,你的房子是买来住的,并非投 资,就算跌价了,跟你有什么关系呢?他答:如果涨价了,心情会好些嘛!
别让利好消息束缚了你一家子
除了房价,影响购房者决定的,还有对房子所在区位的估值。正如文首购房者提及,火炬开发区有深中通道、粤港澳大湾区的利好背书,但是目前交通不发达、地铁也没有,该如何取舍?
小编不得不给各位刚需者破一盆冷水。粤港澳大湾区炒得火热,你工资涨了吗?深中通道马上就开啦,你工资涨了吗?港珠澳大桥通车了,你工资涨了吗?别说小编只认钱,小编想说的是:不管多重大的利好消息,请首先考虑这些是否有利于你当前的钱包。
就房地产而言,经营方需要不断地打造热点区域、产生一些所谓的投 资热点和最佳置业选择地,不然怎么说(you)服(huo)你买房。
小编是建议大家买房前先好好研究片区的未来规划,但是不要过分看中规划,就好像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,谁知道什么时候规划会泡汤?!深中通道说了10几年才动工,西区一条几百米的断头路修了3年,中山轨道交通也说了好几年了,现在泡都还没冒出来……所以,刚需购房首要考虑的是居住舒适性,然后就是看着自己的钱包进行选择。
调控稳房价,刚需该不该等?
自2017年限购以来,各种楼市调控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,有国家层面的比如房地产税将落地,也有各城市的大招如武汉优先刚需选房、东莞限制2年内房产买卖、近日刷屏的深圳二手房“三价合一”实施等。
于是刚需们又开始驻足观望了,是不是房价就快降了?
不好意思,容小编再泼一桶冷水。难道,只有我一个人发现,每次调控政策,都误伤了一大波刚需吗?
为了限制投 资、限制外地客,中山相继出台不少针对性的调控措施。
比如,首套房首付从2成变成3成,二套房首付从3成变成4成,对于刚需客而言,多一成首付可能是一年的工资。本来就得砸锅卖铁的生活,恐怕得连爸妈的锅都卖了?
比如,房贷利率从9折,变成上浮10%,近期有消息称需上浮到20%。背着100万的房贷,想想每月因利率上涨而多出的贷款,这笔钱可能不多,但可以让刚需多买一个包包、带孩子去一次游乐场、跟爱人多吃一顿烛光晚餐了……
比如,外地客只能贷款购买一套,然后政策从认贷,到如今认房又认贷。试想一下,那些两房换三房的改善型刚需,置业门槛又增加了,一家四口可能就得继续挤在一套二房里。
比如,提出外地客需半年社保才可购房。据小编了解,不少常居中山的外来务工人员所在公司并没有为员工购买社保,于是政策等于给他们加多了一道门槛。哪怕立即要求公司购买社保或者自行挂靠,也需要半年时间才可获得购房资格。半年间,房价已不是那个房价。但对于投 资客而言,这些都不算什么。
所有的政策,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,只要有钱、愿意掏钱,房子就有办法到手。但很明显,刚需们不是有钱的这一类人。所以每一次的政策,都会拦下一批刚需。
再者,关于楼市的调控目的,从来都不是“降房价”,不是不让房价涨,而是稳定房价,形成健康的房地产市场。这说明,房价不是不会涨,只是不会疯涨。
所以,正如杨老师所言,在有支付能力的前提下,不必过于追求抄底时机。该出手时就出手吧!
你每一个犹豫的瞬间,房价都在涨!